上一篇
已經沒有了
技術資訊
NEWS CENTER
一些常見氣體及有毒有害氣體的介紹和特性
1.氮氣(N2)
氮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約占空氣體積的78%。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常溫下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在工業上,氮氣有廣泛的應用,如用于食品包裝中的充氣,防止食品氧化變質;在化工生產中,它可作為保護氣體,用于防止一些易氧化的物質與氧氣接觸。
2.氧氣(O2)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支持燃燒和呼吸作用。氧氣含量低于19.5%VOL缺氧,高于23.5%VOL是醉氧狀態,所以常規氧氣檢測儀一般低報設置19.5%VOL,高報23.5%VOL
在醫療領域,氧氣用于急救、治療缺氧性疾病等;在工業上,氧氣用于鋼鐵冶煉,通過與焦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再用一氧化碳還原鐵礦石;在航天領域,液氧是火箭發動機的氧化劑,用于推動火箭飛行。
3.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在空氣中的含量約為 0.04%。二氧化碳的來源很廣泛,包括生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等。
在工業上,二氧化碳用于碳酸飲料的生產;在消防領域,二氧化碳滅火器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的特點來滅火;在農業領域,二氧化碳可用于溫室種植,增加溫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接觸限值:
室內環境標準: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應超過 1000ppm。
4.氬氣(Ar)
氬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約為 0.934%。它是一種惰性氣體,化學性質極不活潑。
在焊接領域,氬氣作為保護氣體,用于防止焊接過程中金屬被氧化,如在不銹鋼焊接和鋁合金焊接中廣泛應用;在照明領域,氬氣用于填充燈泡,減少燈絲的蒸發,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
5.氦氣(He)
氦氣是一種無色、無味、不可燃的氣體。它是所有氣體中最難液化的。氦氣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
在航空航天領域,氦氣用于給飛艇和氣球充氣,因為它的密度比空氣小且安全;在潛水領域,氦氣和氧氣混合用于深海潛水,防止潛水員患上減壓病;在電子工業中,氦氣用于半導體制造過程中的冷卻和保護。
6.氖氣(Ne)
氖氣是一種稀有氣體,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氖氣在放電時會發出明亮的橙紅色光,基于這個特性,它主要用于霓虹燈的制造,使霓虹燈呈現出各種顏色;在激光技術領域,氖氣也可作為填充氣體,用于制造某些類型的激光器。
7.氪氣(Kr)
氪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在放電時能發出白色光,常用于制造高亮度的照明設備,如閃光燈;在電子工業中,氪氣也用于某些特殊的半導體制造工藝和電子器件的制造,作為保護氣體。
8.氙氣(Xe)
氙氣是一種惰性氣體,它在放電時能發出強烈的藍白色光。在照明領域,氙氣燈具有高亮度、高色溫的特點,常用于汽車大燈、舞臺燈光等;在醫療領域,氙氣具有麻醉作用,可作為一種麻醉氣體使用。
9.甲烷(CH4)
甲烷是最簡單的碳氫化合物,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種無色、無味、易燃的氣體。一般可燃氣體的常規量程設置0-100%LEL。
在能源領域,甲烷作為清潔能源,用于發電、供熱等;在化工生產中,甲烷可作為原料生產甲醇、乙炔等化工產品。甲烷的主要來源是天然氣開采,還有部分來自于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其中也含有大量甲烷。
10.乙烷(C2H6)
乙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可燃氣體,在石油化工行業較為常見。它主要存在于天然氣和石油裂解氣中。乙烷可用于生產乙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塑料(如聚乙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眾多化工產品。
11.丙烷(C3H8)
丙烷是常用的燃料氣體,它是液化石油氣(LPG)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在常溫常壓下是氣態,但在適當的壓力下可以液化,便于儲存和運輸。它主要用于家庭烹飪、取暖,以及工業中的切割和焊接等,燃燒時產生的熱量較高。
12.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氣體,二氧化氮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們主要來源于汽車尾氣、火力發電等高溫燃燒過程。
氮氧化物是大氣污染物,會形成酸雨、光化學煙霧等環境問題。在化工生產中,一氧化氮也可作為原料用于生產硝酸等化工產品。
氮氧化物主要來源于燃料的燃燒及化工、電鍍等生產過程,其中二氧化氮對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還可能是肺氣腫和肺瘤的病因之一。
接觸限值:
工作場所職業接觸限值:《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 1 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19)第 2 號修改單自 202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規定一氧化氮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為 15mg/m3,二氧化氮的 PC-TWA 為 5mg/m3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為 10mg/m3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二氧化氮的年平均濃度限值為 40 微克每立方米,24 小時平均限值為 80微克每立方米,換算后約為 0.017ppm、0.035ppm
工業排放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規定,1997 年 1 月 1 日以后設立的企業,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限值為 240mg/m3 ,之前設立的為 420mg/m3。鋁冶煉企業中,再生鋁工業企業煙氣排放執行《再生銅、鋁、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4-2015)要求,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限值為 200mg/m3,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標準。
13.一氧化碳(CO)
是一種無色、無味、有毒的氣體。它主要是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如汽車尾氣、煤炭不完全燃燒等。一氧化碳能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使其失去攜氧能力,導致人體組織缺氧,引起中毒。
在工業上,一氧化碳可用于金屬的冶煉,如在煉鐵過程中,一氧化碳作為還原劑將鐵礦石中的鐵還原出來。
不同濃度一氧化碳對人體的影響
輕度不適 :當一氧化碳濃度達到 50 - 100ppm 時,人體可能會出現輕微的頭痛和頭暈癥狀。健康成年人在這樣的濃度環境下,短時間(如 1 - 2 小時)可能會感覺到不適,但一般還能忍受。所以一氧化碳常規量程0-100PPM。
明顯不適:當濃度達到 200 - 300ppm 時,人體會有比較明顯的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在這種環境下,人們會感到很不舒服,并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比如 2 - 3 小時),癥狀會逐漸加重。
嚴重中毒:當一氧化碳濃度達到 800 - 1200ppm 時,人體會出現昏迷、抽搐等嚴重中毒癥狀。如果不及時脫離這種環境,會有生命危險。一般情況下,在這樣高濃度的一氧化碳環境中,人很難長時間忍受,短時間(如 30 分鐘 - 1 小時)就可能會失去意識。
危及生命:當濃度超過 3200ppm 時,人在短時間(如幾分鐘)內就會出現呼吸抑制、心跳停止等情況,會迅速危及生命,人體幾乎無法承受這樣高濃度的一氧化碳環境。
14.氨氣(NH3)
氨氣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產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等;在制冷領域,氨氣曾是一種常用的制冷劑,不過由于其毒性和可燃性,現在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在紡織工業中,氨氣用于制造人造纖維等。
接觸限值:
15.二氧化硫(SO2)
無色、有硫酸味的強刺激性氣體,易溶于水。主要來自含硫礦物燃料的燃燒產物,以及金屬礦物的焙燒、毛和絲的漂白、化學紙漿和制酸等生產過程,會刺激呼吸道,引發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還會形成酸雨,危害生態環境
接觸限值:
MAC(最高容許濃度):15mg/m3 ,換算后約為 5.3ppm,
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5mg/m3 ,換算后約為 1.8ppm,
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10mg/m3 ,換算后約為 3.5ppm。
16.硫化氫(H2S)
硫化氫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它主要來源于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化工生產中的硫化物分解等。硫化氫是一種劇毒氣體,它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在工業上,硫化氫可用于生產硫酸等化工產品。
接觸限值:我國的規定:MAC(最高容許濃度):10mg/m3 ,換算后約為 6.5ppm,閾限值:15mg/m3(10ppm),安全臨界濃度:30mg/m3(20ppm),危險臨界濃度:150mg/m3(100ppm)
17.磷化氫(PH3)
它是一種劇毒氣體,吸入磷化氫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臟等造成損害。高濃度的磷化氫可在短時間內致人死亡,即使是低濃度長期接觸也會引起慢性中毒,如頭暈、惡心、乏力等癥狀。
主要來自于磷化鋁等磷化金屬的水解反應。在糧食儲存過程中,為了防止糧食生蟲,會使用磷化鋁作為熏蒸劑。磷化鋁與空氣中的水汽反應生成磷化氫。此外,在一些含有磷的工業廢渣處理不當的情況下,也可能產生磷化氫。
接觸限值:我國規定的磷化氫最高容許濃度(MAC)為0.3mg/m3,換算后約為0.22ppm
18.砷化氫(AsH3)
是一種強烈的溶血性毒物。它進入人體后會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導致紅細胞破裂,引起急性溶血反應。中毒癥狀包括頭痛、惡心、嘔吐、腰痛、血紅蛋白尿等,嚴重時可導致腎衰竭甚至死亡。
在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特別是含砷礦石的冶煉,當礦石中的砷與氫氣反應時,可能會生成砷化氫。例如,在鉛、鋅等金屬的冶煉過程中,如果礦石中含有砷雜質,在高溫、還原的環境下就有可能產生砷化氫。此外,一些電子工業中使用砷化鎵等化合物,在加工過程中也可能會有少量砷化氫產生。
接觸限值: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 1 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19),砷化氫的最高容許濃度(MAC)為 0.03mg/m3,換算后約為 0.08ppm
19.六氟化硫(SF6)
是無色、無味、無毒、不易燃的氣體。化學性質穩定,熱穩定性高。絕緣性能極佳,滅弧能力是空氣的 100 倍左右。
六氟化硫接觸限值:在工作場所,六氟化硫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 - TWA)為 6000mg/m3。按照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進行換算,在標準狀況下(0℃,101.325kPa),1mg/m3 約等于 0.133ppm,那么 6000mg/m3 約等于 798ppm。這意味著在正常工作環境下,長期接觸的濃度應控制在這個限度以下,以保障工作人員的健康。
其應用場景主要在電力行業,被廣泛用于電氣設備,如高壓開關、變壓器、互感器等作為絕緣和滅弧介質,能有效保障電氣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還用于金屬冶煉等行業的電子級純硅的生產過程,起到保護作用。
20.臭氧(O3)
具有強氧化性,對人體的呼吸道、眼睛等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臭氧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長期接觸還可能導致肺部功能下降和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它還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如損害植物的葉片組織,影響光合作用。
在大氣環境中,臭氧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陽光照射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的。
在城市交通繁忙區域和工業密集區,汽車尾氣排放的氮氧化物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相互作用,容易形成臭氧污染。此外,一些電器設備,如復印機、激光打印機等在工作過程中也會產生少量臭氧。
21.甲醛(CH2O)
也叫蟻醛,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制造、化妝品等,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癌癥。
甲醛接觸限值
室內環境:根據中國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室內甲醛的濃度限值為 0.1mg/m3,換算后約為 0.08ppm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的要求,房屋裝修后強通風后封閉1小時,甲醛釋放數值每立方米小于或等于 0.1mg 則屬于標準范圍,即約 0.07ppm
工作場所: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ACGIH)規定的甲醛閾限值為 2ppm,這是指在該濃度下,幾乎所有工人日復一日反復暴露都不致受到不良影響.
對敏感人群的建議:孕婦和小孩等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室內甲醛濃度標準應在 0.06mg/m3 以下,即約 0.05ppm
22.苯(C6H6)
無色透明液體,具有特殊芳香氣味,易揮發為有毒氣體。多來自石油化工、溶劑、塑料生產等,長期接觸會影響骨髓,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增加白血病風險。
接觸限值:根據 2022 年 11 月 8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 GBZ 2.1—2019《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 1 部分:化學有害因素》第 1 號修改單,苯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為 3mg/m3,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為 6mg/m3 。換算后 PC-TWA 約為 0.95ppm,PC-STEL 約為 1.9ppm
23.光氣(COCL2)
無色氣體,有爛干草或爛蘋果味。在光氣生產、氯代烴高溫燃燒、光氣有機合成及制造染料、農藥、醫藥等生產中可接觸到,主要引起呼吸道粘膜刺激癥狀,重者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化學性炎癥、肺水腫、窒息等。
接觸限值: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光氣的最高容許濃度(MAC)為 0.5mg/m3,換算后約為 0.29ppm
24.氰化氫(HCN)
一種劇毒氣體,有苦杏仁味。常用于化工生產、金屬提煉、塑料制造等,會抑制細胞呼吸,導致頭痛、呼吸衰竭,嚴重時可致死。
接觸限值:最高容許濃度為 0.3mg/m3,換算后約為 0.11ppm;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指南:時間加權平均濃度限值為 5ppm,短時暴露限值為 10ppm
25.硅烷(SiH4)
硅烷是一種有毒、易燃的氣體。它在空氣中能自燃,燃燒產物為二氧化硅和水。硅烷對人體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硅烷會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肺水腫和化學性肺炎。
在光伏產業中,硅烷是一種重要的氣體。它主要用于半導體和光伏電池制造過程中的化學氣相沉積(CVD)工藝,例如多晶硅薄膜的制備。在這個過程中,硅烷在高溫和特定的反應條件下分解,沉積在基底材料上形成硅薄膜。
26.磷烷(PH3)
磷烷是一種劇毒氣體,有類似于大蒜的氣味。它主要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吸入磷烷后,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頭暈、乏力等癥狀。高濃度的磷烷會導致嚴重的中毒反應,如肺水腫、抽搐甚至死亡。
在光伏電池制造中,磷烷用于摻雜工藝,特別是在 N - 型半導體材料的制備過程中。它與硅等半導體材料發生反應,將磷原子引入材料的晶格結構中,以改變材料的電學性質。
接觸限值:
工作場所職業接觸限值:在中國,磷烷(磷化氫)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 - TWA)為 0.3mg/m3。按照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進行換算(在標準狀況下,1mg/m3 約等于 0.73ppm),約為 0.22ppm。這意味著在正常工作環境下,長期接觸磷烷的濃度平均下來應控制在這個限度以下,以保障工作人員的健康。
短期接觸限制:、磷烷的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 - STEL)為 0.6mg/m3,約合 0.44ppm。這表示在短時間(15 分鐘)內,人體可承受的磷烷濃度一般不超過這個數值。當超過這個濃度時,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立即威脅生命和健康濃度(IDLH):對于磷烷而言,其 IDLH 值為 200ppm。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濃度界限,當環境中的磷烷濃度達到或超過這個值時,會對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的、嚴重的威脅,接觸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中毒癥狀,甚至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立即采取緊急救援措施,如使用自給式正壓呼吸器等進行逃生。
27.氯氣(CL2)
氯氣是一種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它對人體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膚有嚴重的刺激作用。吸入氯氣后,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胸悶、眼睛刺痛等癥狀。高濃度的氯氣吸入會導致肺水腫和呼吸衰竭。
在光伏產業的一些清洗和蝕刻工藝中可能會用到氯氣。例如,在對硅片等材料進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雜質和污染物,或者在蝕刻工藝中用于選擇性地去除某些材料層時,氯氣作為一種強氧化劑被使用。
接觸限值:《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中規定,氯氣的最高容許濃度(MAC)為 1mg/m3,換算下來越0.315PPM
28.氯化氫(HCL)
氯化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酸性氣體,對人體的呼吸道、眼睛等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氯化氫會引起咳嗽、喉嚨疼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化學性肺炎和肺水腫。
在光伏電池制造的蝕刻工藝中,使用鹽酸等含氯的化學試劑進行蝕刻反應后,會產生氯化氫氣體。例如,在硅片蝕刻過程中,當使用鹽酸與其他物質反應來去除硅片表面的特定材料層時,反應的副產物之一就是氯化氫。
接觸限值:《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規定氯化氫的最高容許濃度(MAC)為 7.5mg/m3 ,換算后約為 4.5ppm
29.氟化氫(HF)
氟化氫是一種劇毒氣體,對人體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它能與人體內的鈣、鎂等元素結合,導致血鈣降低等生理異常。吸入高濃度氟化氫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皮膚接觸會導致嚴重的灼傷。
在光伏行業的硅片清洗和蝕刻過程中,氫氟酸是一種常用的化學試劑。它用于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層等雜質。在使用過程中,氫氟酸會揮發產生有毒的氟化氫氣體。
接觸限值: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19),氟化氫(按 F 計)的最高容許濃度(MAC)為 2mg/m3,換算后約為 1.19ppm
30.二硫化碳(CS2)
二硫化碳是一種損害神經和血管的毒物。長期接觸低濃度二硫化碳會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高濃度吸入可導致急性中毒,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引起意識喪失和呼吸衰竭。
主要來自于化工生產,如在粘膠纖維制造過程中,二硫化碳用于溶解纖維素。此外,它也用于制造四氯化碳、橡膠硫化促進劑等。在這些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泄漏或者生產操作不規范,二硫化碳會散發到空氣中。
職業接觸限值: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是 5mg/m3,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是 10mg/m3 ,換算成 ppm 的話,在標準狀況下,1ppm 約等于 4.1mg/m3 ,由此可大致算出 PC-TWA 約為 1.22ppm,PC-STEL 約為 2.44ppm
31.氯乙烯(C2H3CL)
是一種致癌物質,長期接觸會增加患肝癌等癌癥的風險。它還會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肝臟等產生損害,引起頭暈、嗜睡、惡心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昏迷和死亡。
它是生產聚氯乙烯(PVC)塑料的重要單體。在化工生產中,通過乙炔和氯化氫的加成反應來合成氯乙烯。在 PVC 生產工廠中,如果生產設備密封不好或者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出現泄漏,氯乙烯就會釋放到空氣中。
職業接觸限值: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是 10mg/m3, 換算成 ppm 的話,在標準狀況下,1ppm 約等于 4.1mg/m3 ,由此可大致算出 PC-TWA 約為 2.44ppm
32.二氧化氯(CLO2)
是一種強氧化劑,對人體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膚等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二氧化氯會引起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肺水腫。它的毒性比氯氣稍低,但仍需要謹慎使用。
主要用于水處理、紙漿漂白等工業過程。在自來水消毒過程中,二氧化氯作為一種消毒劑被使用,它可以有效地殺滅水中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在造紙工業中,用于漂白木漿等。如果在這些使用過程中操作不當,如設備泄漏或者儲存容器破損,二氧化氯就會泄漏到空氣中。
接觸限值:我國二氧化氯的職業接觸限值為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是 0.3mg/m3,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是 0.8mg/m3 ,換算成 ppm 的話,在標準狀況下,1ppm 約等于 4.1mg/m3 ,由此可大致算出 PC-TWA 約為 0.073ppm,PC-STEL 約為 0.195ppm
33.硒化氫(H2Se)
是一種劇毒氣體,毒性比硫化氫更強。它會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進入人體后,會對人體的多個器官造成損害,尤其是對肝臟、腎臟和神經系統,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在一些金屬硒化物的處理過程中,如硒化鎘、硒化鋅等化合物在酸性環境下可能會產生硒化氫。在電子工業中,硒用于制造光電池、整流器等元件,在這些硒相關材料的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硒化氫。
接觸限值:我國規定硒化氫的時間加權平均接觸限值為0.15mg/m3,換算成 ppm 約為0.036ppm;短時間接觸限值為0.3mg/m3,換算后約為0.073ppm
34.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定義為在常溫下,沸點范圍在 50 - 260℃之間的各種有機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具有揮發性,能夠在常溫常壓下以氣態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
在化工行業,許多有機溶劑在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會揮發產生 VOC氣體。例如,在油漆和涂料的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烴,這些溶劑在涂料的調配、儲存和施工過程中會揮發到空氣中。在印刷行業,油墨中含有的有機溶劑也是 VOC 的重要來源,印刷過程中油墨的干燥會使這些有機溶劑揮發。
石油化工企業的煉油裝置、石化產品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 VOC。如在原油煉制過程中,輕質烴類的揮發以及各種化工產品(如塑料、橡膠等)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和中間產品的揮發都會釋放 VOC。
電子工業中的清洗工序,使用的有機溶劑(如三氯乙烯、異丙醇等)在清洗電路板等設備后,溶劑揮發形成 VOC。
室內裝修是生活中 VOC 的重要來源之一。建筑材料如人造板材(使用脲醛樹脂膠粘劑,會釋放甲醛)、保溫材料、壁紙等,家具中的油漆、涂料、膠粘劑等都會釋放各種 VOC。例如,新裝修的房屋中,甲醛會從板材和家具的表面持續釋放,可能長達數年。
日常生活用品也會釋放 VOC。如清潔用品(含揮發性的有機溶劑)、化妝品(部分乳液、香水等含有乙醇等易揮發成分)、汽車內飾材料(如座椅、儀表盤塑料件等會釋放苯、甲醛等)等在使用過程中都會釋放 VOC。
汽車尾氣中也含有多種 VOC 成分,如碳氫化合物等,主要來源于汽車燃油的不完全燃燒和燃油系統的蒸發排放。
接觸限值:
室內環境:《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22):規定室內空氣中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限值為 0.6mg/m3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20):
Ⅰ類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醫院、老年建筑、幼兒園、學校教室等,TVOC 的濃度限值為 0.45mg/m3
Ⅱ類民用建筑工程:包括辦公室、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圖書館、體育場、展覽館、體育館、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廳、理發店等,其 TVOC 的濃度限值為 0.5mg/m3 。
大氣環境:一般地區:VOC 的日平均濃度限值為 0.3mg/m3,小時平均濃度限值為 0.2mg/m3;重點地區:VOC 的日平均濃度限值為 0.2mg/m3,小時平均濃度限值為 0.1mg/m3
工業生產環境:《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對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種揮發性有機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最高允許排放速率以及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等都做了明確規定。例如,苯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 17mg/m3(現有污染源)和 12mg/m3(新污染源);甲苯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 60mg/m3(現有污染源)和 40mg/m3(新污染源)等。
總之,這些氣體有毒有害氣體在工業、交通、生活等領域中廣泛存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威脅。了解這些氣體的特性和危害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氣體檢測的相關設備,特殊工作環境會用到預處理設備。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上一篇
已經沒有了